10年专注暖气片研发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×24小时服务
24小时咨询热线:4006666666
联系我们
暖气片设备有限公司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4006666666
地址 :中国·北京
联系人:陈经理
您的位置: 首页>>热门话题>>正文
热门话题

怎样判断暖气换热器内漏(板式换热器是否内漏检测方法)

时间:2023-05-09 作者:admin666ss 点击:11次

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【怎样判断暖气换热器内漏】,以及【板式换热器是否内漏检测方法】的知识点。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,那就是我们心的事了,现在开始吧!

怎样判断暖气换热器内漏,板式换热器是否内漏检测方法?

板式换热器的内漏通常会导致流体泄漏和换热效率降低,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和处理。以下是常用的板式换热器内漏检测方法:

1. 声波检测法:使用超声波探测器在板式换热器表面进行扫描,通过监听回波来识别任何内部泄漏。

2. 紫外线检测法:将一种荧光剂注入板式换热器中,然后对板式换热器进行紫外线照射,荧光剂会因泄漏而流出并在紫外线下发出明显的荧光。

3. 气泡检测法:在换热器的进出口处加压,然后观察板式换热器表面是否会出现气泡,若有气泡则说明存在泄漏。

4. 硫酸检测法:将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注入板式换热器,观察板式换热器的外表,如果板式换热器外表出现变色,则存在内部泄漏。

以上几种方法可以相互结合,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限制。建议在进行板式换热器内漏检测时,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检测,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同时,若发现内漏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。

直管式换热器试漏方法是什么?

列管换热器无损检测

在故障检测、特别是换热器部分可使用专业的知识和仪器,可以检测腐蚀现象产生的原因,这里以美嘉华的技术产品为例来了解一下无损检测设备的功能:

1)可视内窥镜检测管板内表面;

2)定制的问题研究和报价;

3)APR(声脉冲反射法),一种创新的无损检测技术,基于分析管板内产生多维声波的分析;

4)无损检测直的和弯曲的由有磁性和无磁性材料制成的换热器管材;

5)快速检测:每个管材少于 10 秒;

6)检测泄露、全部和部分堵塞、侵蚀和点蚀;

7)适合椭圆管、方形管、螺旋管、肋片管及从 9/16”直径出的弯曲;

8)立即可视结果;

9)数字存储用于以后的检查和比较;

10)定制的问题研究和成本估计 [1] 。

水试漏的方法

传统上我们使用水对管壳式换热器的试漏,就是将水注入换热器中,注满水后再用水泵对换热器中的水进行打压,使之达到一定的压力,进行对换热器的查漏。查漏结束做出标记后泄压和排水,再进行堵漏。如果换热器较大、泄漏较严重,水压在较低时就会发生泄漏,不得不排水堵漏,堵漏完成后再充水、充压试漏,反复进行,增加换热器检修时间。由于充水和打压需要大量的时间,泄漏的部位需要动火补焊消漏时,又要对泄漏部位进行干燥处理,否则影响补焊消漏的质量。如果泄漏的换热器内部有可燃介质,必须进行氮气置换,合格后才能动火补焊消漏作业,否则会产生着火和爆炸,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。

氮气试漏的方法

列管式换热器泄漏后使用氮气进行充压试漏,比较快速。用氮气对换热器堵漏动火作业时,不必再进行置换处理,节约检修消漏的时间。

氮气在合成氨换热器试漏中的使用

操作要点

(1)由于是高压氮气(压力9.5MPa),使用时必须要有2人以上作业开阀门,在两阀门中间加装压力表1个,一人监护压力表的指示,另一人进行开阀门作业,保证管道压力在允许的范围之内,防止超压,造成管线或人员伤害。

管壳式换热器检修内容有哪些?

管壳式换热器的检修内容是: 一、小修内容 1)拆卸换热器两端封头或管箱; 2)清洗、清扫管子内表面和壳体异物。

并检查换热器两端盖、管箱的腐蚀、锈蚀、裂纹、砂眼等缺陷; 3)对管束和壳体进行试压和试漏; 4)检查螺栓及保温、防腐; 5)进行局部测厚。二、中修内容 1)包括小修内容; 2)抽出管束清理、清扫、清洗,并检查换热管的变形和弯曲情况; 3)检查隔板和折流板及拉杆螺栓的腐蚀情况; 4)检查换热器各密封面情况,表面不应有划痕、凹坑和点蚀。三、大修内容 1)包括中、小修内容; 2)全面检查换热器的运行情况,并对管板与管子焊接处进行着色检验。

换热器端差的概念和意义?

端差(Terminal difference),是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,换热器的冷水入口处与热水出口处的温度差。

对一定的凝汽器,端差的大小与凝汽器冷却水入口温度、凝汽器单位面积蒸汽负荷、凝汽器铜管的表面洁净度,凝汽器内的漏入空气量以及冷却水在管内的流速有关。

怎样判断暖气换热器内漏(板式换热器是否内漏检测方法) 热门话题

关于【怎样判断暖气换热器内漏】和【板式换热器是否内漏检测方法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,我们会积极回复。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!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